|
|
|
四川大学学子在NAS神经架构搜索国际竞赛中再获全球第一 |
2024年10月26日 来源:四川大学 |
|
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(软件学院、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)2023级博士生卢奥军、2022级硕士生宋孝天、2022级博士生冯雨麒在导师孙亚楠教授的指导下,参加了第四届神经架构搜索(Neural Architecture Search,NAS)竞赛,取得全球第一名的成绩。近日,团队收到了获奖证书,并受邀在举办地法国巴黎做口头汇报。
NAS是一个自动设计高效神经网络结构的前沿研究领域,属于自动化机器学习的子领域。NAS竞赛自推出以来,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,历年主办方包括谷歌、Meta、百度、MIT、新南威尔士大学等知名企业和大学。前三届该竞赛在计算机视觉领域顶会CVPR上举办,今年首次在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mated Machine Learning(AutoML24)国际会议上举办。AutoML国际会议主要围绕自动化机器学习领域,侧重人工智能算法在实际场景的落地应用。自2022年AutoML首届会议与机器学习领域顶会ICML合办以来,受到了全球著名AI公司关注,AutoML24会议赞助商包括Facebook Meta、Intel、Amazon等。
本届竞赛主题为在数据未知的前提下,设计NAS算法以快速生成泛化能力强的新颖神经网络结构。在本届竞赛中,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 (软件学院、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)学生卢奥军、宋孝天、冯雨麒和导师孙亚楠组成的参赛队伍凭借创新的算法设计,全自动为三个不同领域的数据设计出了最优的神经网络架构,最终斩获冠军。孙亚楠教授课题组长期聚焦NAS理论方法研究,这是课题组第二次在此项竞赛中获得全球冠军。
卢奥军,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2023级直博生,于2023年6月获得四川大学学士学位,保送本校直博,研究方向为神经网络架构视角的持续学习方法。目前他以第一作者已在IJCAI2024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一篇。
宋孝天,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2022级硕士生,研究方向为神经架构搜索与脉冲神经网络。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IJCAI、ECCV、ICIC、IEEE TAI等论文,并多次获“互联网+”大赛等国家级、省市级奖项。
冯雨麒,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2022级直博生,于2022年6月获得四川大学学士学位,保送本校直博,研究方向为鲁棒神经架构搜索,目前以第一作者在CVPR、TNNLS、IJCNN上发表论文3篇,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带领团队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2023)全国银奖。
孙亚楠,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,主要研究包括:神经网络、演化计算、及其在自动化机器上的应用等。
|
法甲app,法甲app(中国)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 |
|
特别说明: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法甲app,法甲app(中国)科技有限公司(Www.Huaue.Com)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仅供参考,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。 |
|
|
|